重磅!香港转型刻不容缓,2.5产业来了!
图:近几月口罩成为紧缺的“硬通货”,香港市民大都经历过“一罩难求”的情况,继而出现本地口罩生产线,显示了香港并非完全不能发展製造业
疫情下,香港本地就业,尤其是基层就业过于依赖旅游、零售等消费性服务业的弊端再次暴露,经济结构多元化刻不容缓。与此同时,为应对“口罩荒”,香港这个成本极高、土地劳工紧缺、制造业已全面空心化的服务经济体,竟也出现了一小波本地生产口罩的热潮,民间启动,政府提供资助。这一发展,是否能成为香港推动2.5产业发展、带动经济结构转型的契机?
近几月口罩成为紧缺的“硬通货”,香港市民大都经历过“一罩难求”的情况。疫情导致市场对口罩、防护装备的需求短时间内出现井喷,世界卫生组织预测需求量提升到正常水平的100倍,全球市场基本销售一空。
紧急情况下,内地迅速扩大口罩和防护装备产能。不少汽车、医药企业紧急转型生产口罩,各大石油、石化企业亦集中生产口罩等产品所需的核心原料。
香港竟也出现了一波在本地设口罩生产线的热潮。先是疫情之前唯一的口罩生产点罗湖惩教所扩展工厂,招募义工24小时运作;之后陆续有商界、团体及个人开始自发组建生产线,购买机械和原材料,进行本地生产。仅从新闻报道所见,已有约十间口罩工厂或即将投产。其中,有企业与本地科创公司合作,利用本地科研和创意,将原本用于珠宝的杀菌技术用于口罩生产,提升口罩防护能力,将产品升级的同时,亦能推动本地科研的发展。亦有本地研发中心几年前研发出“可水洗口罩”,并获国际发明金奖,但因成本问题一直未能商业化,在此次疫情的推动下,有望短期投入市场,并有机会于香港生产。
香港政府亦推出“本地口罩生产资助计划”,加快本地生产,应对燃眉之急,亦建立存货。每间公司获批的第一条口罩生产线,可获最高港币300万元资助;第二条生产线最高可获额外200万元资助,用于支付生产设备、设置厂房、配置无尘车间、测试与标准合规的成本。政府会向每条获资助的生产线采购口罩,为期一年。计划将最多资助20条本地生产线,由生产力促进局负责管理,已开始接受申请。
疫情启示之一:香港并非不能发展本地制造
在笔者看来,本地这一系列举动,规模虽小,却是一个可喜的发展趋势。民间自发启动,政府亦随后跟进,直接提供资助鼓励生产,公私合力,共同抗疫,既打破了香港不可能发展本地制造的迷思,亦突破了政府不直接干预市场运作的禁锢,意义重大。让我不禁思考:这是否能成为推动本地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契机?
长久以来,香港社会对发展本地制造有种种疑问:在香港这个服务业高度发达、经济高度国际化、金融化、地产化的地方,是否需要制造业?香港土地严重缺乏、人口规模小、生产和生活成本全球数一数二,而且香港制造业早从1980年开始转移出去,至今几乎全部空心化,是否还有条件再工业化?如果真要推动,又有哪些产业适合在香港发展?
本地口罩生产线的出现,显示了香港并非完全不能发展制造业;只不过,有可能在本地发展起来的制造业必须满足三大条件:第一,通常是轻型的、对土地和劳动力的规模需求不高的行业;第二,必须能创造足够高的本地增值(包括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如口罩的防疫价值);第三,必须有足够大的外来驱动力或非正常市场因素(如这次疫情导致的口罩危机),才可能启动。
疫情启示之二:香港经济结构转型刻不容缓
此次疫情,亦再一次深刻暴露了香港经济结构的深层次矛盾,那就是基层民众的就业太过于依赖消费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是指为终端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行业,种类原本多种多样。但香港典型的消费性服务业比较单一,集中于旅游及其带动的消费活动,包括零售、餐饮、酒店,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在香港这样一个高度密集、土地资源匮乏、成本极高昂的地方,过于依赖这一类的消费性服务业存在几大弊端。
其一,因缺乏完善的规划和设施,对本地民生带来干扰。过去多年,每年六千多万游客,挤爆了香港各大旅游景点、消费场所,甚至餐厅、港铁、街道。环境日趋嘈杂拥挤之余,也抬高了租金和整体物价,并造成一些生活必需品短缺。很多特色小店被为游客服务的连锁店取代,社会环境的多样性也受到侵蚀。不得不说,这类产业的过度发展,也是现今香港与内地矛盾的原因之一。
其二,香港典型的这类消费性服务业,每年所创造的人均劳动力增值,在四大支柱产业中最低(仅为金融业的23%,贸易物流业的59%,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的80%),提供的就业以基层为主,比较难成为大多数年轻人阶层上升的通道。以零售为例,由于缺乏中高层次的制造业,香港在整个价值链中介入不深,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测试等环节都不在香港,游客购买的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香港仅仅提供了流通层面的服务,增值不高,本地受益有限,因此特别依赖“大进大出”的模式,依赖游客和消费持续提升来维持。若香港能获得供应链上更多的增值,对量的依赖自然减少。
其三,便是这类产业极易受外界影响。这类产业有一个显着特征,便是依赖大量游客亲身来港,依赖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面对面的接触,依赖货物直接经香港市场流通──也就是说,这类服务属于流通性服务,依赖人和实体货物经香港大进大出。一旦出现影响游客来港意欲的事件,不单这类产业遭到打击,由这类产业所衍生出的工商支援服务、贸易物流服务亦受连带损伤。去年的修例风波和今年的肺炎疫情连番打击之下,市面可谓“水静鹅飞”,每日访港旅客从2018年的人均17.8万人次,断崖式下跌到目前每日约3000人次,减少超过98%。各类小店结业的消息此起彼伏,失业率上升是必然,而基层劳工无疑受伤最重。
上月财政司司长宣布了千亿纾困计划,向全港市民派钱。当然,解基层燃眉之急的短期手段不可少,但此次疫情再一次显示,香港不应再逃避问题,必须拿出有远见、具开拓性的中长期改善计划,推动经济和就业结构转型。
危机,其实是启发反思、启动社会改良的机遇;若向市民派钱渡过了眼前的危机,便再一次将结构性矛盾抛在脑后,那将是个极大的遗憾。反之,若政府和社会各界领袖能借危机之势、思长久之变,将资源用之于改善产业结构、培育适合香港客观条件、适合年轻人的新增长点,将能为香港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2.5产业:香港产业发展新方向
改善香港经济结构,目标是产业的多元化和实体化,培育新增长点,为年轻人提供多样的选择、搭建阶层跨越的阶梯。十年前政府提出过培育六大优势产业(文化及创意产业、教育产业、医疗产业、环保产业、创新科技活动和检测及认证产业);政府和社会各界多年来亦一直在推动创新科技产业发展。做得是否足够本文不作评价,这些产业均是香港未来还应继续努力的方向。
在此,笔者想提出香港产业结构多元化和实体化的新方向,那就是大力发展2.5产业。何为2.5产业?随着经济的演变和产业分工的精细化、现代化,传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二元划分已不合时宜。现代的产业价值链中,有不少制造环节需要高质服务的配合,而不少服务环节亦依存于制造环节而存在,制造与服务呈现互相融合的状态,“2.5产业”之称便由此而来。
2.5产业连接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服务业的中心职能,但比传统的服务业更“实体化”,同时具有研发、加工、维修等制造业功能。
为何2.5产业应成为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有哪些2.5产业在香港有发展的潜力?篇幅所限,下篇续谈。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兼职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 洪 雯
香港2.5产业前景展望
有潜力在香港发展的2.5产业并不少。这类产业能充分利用本地固有的服务和制度优势、避开本地的客观局限,拓展香港在供应链中的功能,把产业“做实”。不过,香港发展2.5产业仅有一个短暂的时间窗口,逾期不候。建议政府将2.5产业纳入“未来基金”下的“香港增长组合”,通过提供资源及有关政策,借内外之力启动2.5产业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实体化和多元化,为年轻人开创一个新时代。\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兼职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 洪 雯
疫情之下,香港本地开始设口罩生产线,民间启动,政府跟进。笔者在上篇指出,这一发展可能成为带动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的契机,而2.5产业应成为香港产业结构多元化和实体化的新方向。原因为何?有哪些2.5产业有潜力在香港发展?可以从几个案例说起。
飞机发动机与零部件维修的启示
数个月前,笔者参观香港航空发动机维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发”)位于将军澳工业邨的厂房,并有机会访谈了几位管理人员,有大开眼界之感。原来,香港这个航空枢纽的功能并不只是飞机起降、运人运货;全球超过30间著名航空公司的空中巴士或波音飞机,其中所采用劳斯莱斯飞机发动机和零配件,均是在香港进行检测、维修、改装、保养。
港发由劳斯莱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70年历史的香港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机”)各持一半股权联合组建,为业界提供最高品质和最为全面的发动机维修服务,是劳斯莱斯全球维修保养网络中获得最多金奖认证的服务供应商。
港发目前在港有40个航空发动机维修车间,每年能处理约250台大型劳斯莱斯发动机,成立至今已修理了近4000台,来自亚洲、欧洲、中东、西非的超过30家知名航空公司。
港发的案例让笔者思考,为什么飞机发动机维修这种跟香港传统四大支柱产业相差甚远的行业能在香港发展起来?这个行业给香港社会和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未来有没有在香港扩展的可能?
事实上,飞机发动机维修便是一个典型的2.5产业,衔接上游的发动机制造和下游的航空服务,本质上算是服务业(维修服务),但同时具有制造业的诸多职能,包括研发、加工、组装等。这一行业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行业准入门槛非常高,对核心技术和知识水平、服务水准、企业诚信、交付周期、乃至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配合等等都有极高要求,必须得到客户深度和全面的信赖;第二,对基本的成本不敏感,也就是说对工资水平、土地价格的接受度较高。发动机作为飞机的核心部件,决定了飞行安全,本身价值极高昂,行业增值高,安全性、可靠性才是首要的考虑因素。
而香港能出现这一行业的领先者,有企业层面的因素,却也有香港制度层面的原因。
企业层面,港发整合了母公司劳斯莱斯作为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实力,以及港机在飞机发动机维修领域数十年的积累,技术精湛,设施一流,并在诚信、合规方面有多年的良好纪录,得到行业信赖。
但必须指出,在过去四十年香港“去工业化”的过程中,港发这样一个占地不算少、成本不低、也不算轻型的企业,并没有跟随其他制造企业,转移出香港,皆因这个行业的发展与香港本身的制度优势有密切关系:一方面,交付周期的确定性和快捷性是该行业的关键因素,而飞机供应链极长,涉及无数零部件供应商,供应链整合极为不易;另一方面,香港作为自由港和国际物流枢纽,无关税,海关程序极其简便,物流高效,保障了各个零配件的灵活、快捷进出,是供应链管理枢纽的理想地点。港发在交付周期上一直保持行业领先,不仅能弥补香港土地和人力昂贵的劣势,反而使综合成本极具市场竞争力。这一点,无疑得益于香港自身优势。
此外,如前所述,安全性、可靠性是行业的首要考虑因素,在技术、诚信、合规、知识产权保护、专业服务精神等方面都必须有长期的良好记录,才能得到客户信赖。香港一直比较有国际信誉,不是短期之内会被轻易超越的。且香港的普通法体系亦与海外市场相一致,这些都是港发能立足于国际的必要条件。
而且,这一行业增值不低、对基本成本不敏感,亦符合香港的现实条件。飞机发动机维修在香港的发展,也给经济带来了乘数效应,与香港航空业互相促进的同时,推动了以香港为枢纽的航空零部件的贸易和流通,并带动了香港航空技术的科研。
在访谈中,港发表示其产能一直处于饱和状态,该产业在香港存在进一步扩展的潜力,但难点在于员工招聘。港发给出的薪酬不低,招聘无学历和背景要求,公司提供三至四年培训,完成后可拿到香港民航处牌照,工作稳定,亦有升职空间和途径,但仍然面对人手不足的境况。原因主要是香港没有制造业文化,年轻人多对蓝领岗位有偏见,对这一行业缺乏认识。显然,没有必要的社会支持,单靠市场自身的力量,即使有需求,该行业亦难以进一步扩展。
正如香港设口罩生产线,是因为有足够大的外来驱动力(疫情导致的口罩荒);要进一步拓展飞机发动机维修业,使之成为香港潜在的新增长点,恐怕也需要非正常市场的因素来推动。
其他适合香港发展的2.5产业案例
另一个2.5产业的案例亦涉及维修服务。某国际奢侈品牌曾计划在香港设立亚太区奢侈品集中售后维修和保养中心,将产品汇集到香港来集中维修保养,不必分别在每个市场设立维修点,从而提升效率、节省成本。这一模式涉及大量奢侈品的跨境流通,并非每个地方都适合做。香港自由港的地位、文化和时尚触觉,以及前面提及的各种优势,正好发挥出来。若能成事,香港在奢侈品牌供应链中的功能就从单纯的流通拓展到了新的环节,本地增值增加之余,并可能带来其他连带的增值服务。很可惜,该计划未能落实,据悉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厂房。
疫苗的研发与生产亦是一个适合香港发展的2.5产业案例。近年大量内地居民来港注射各类疫苗,但疫苗全部来自于进口,香港本地增值有限,还出现因供应不足而影响本地市民接种疫苗的问题。其实,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并不需要大量土地和大量劳动力的投入,生产过程亦属于轻型、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能为香港带来不少质量较高就业,并推动科研水平提升;而香港长期在医疗、制药方面的优势也可以发挥出来,因此完全有可能在香港发展。
其他有潜力在香港发展的2.5产业还有不少,包括医药(中西药)、医疗器械、高端食品或保健产品、高端服装定制或时尚产品、高端珠宝和钟表、汽车关键零配件等等。这些产业有几个共同特征:
其一,均为知识、技术、工艺或资本密集型产业,进入门槛不低,增值水准亦相对较高,能为香港创造质量不错的就业;
其二,大多属于轻型的制造服务,对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的需求量不太大,符合香港的现实条件;或者如飞机发动机维修,产业比较重,但对成本不敏感;
其三,可配合亚太地区不断上升的消费需求,有潜力服务亚太甚至更大的市场;
其四,上述领域都与香港在服务业和制度上的优势息息相关,充分利用了本地的条件。
前文列举的2.5产业并非是全球最高端、最前沿、最高增值的产业,但这类产业连接了制造与服务,在充分利用本地固有的服务和制度优势、避开本地的客观局限的同时,将香港在供应链中的位置从纯粹的商品流通扩展到工艺、技术、研发等与制造紧密相连的环节,既可推动香港产业结构的实体化,又能创造中等增值的就业、丰富年轻人的就业选择。
2.5产业反过来能促进香港服务业的发展。随着2.5产业的发展,香港在供应链上的角色得到深化,将提升香港对供应链的“黏性”,使得香港在服务方面作用不易被外界替代,甚至带动其他增值活动在香港发展,包括产品设计、检测认证、包装、标签、维修、贸易、物流等等,带来经济的乘数效应,打造“香港制造+香港服务”组合品牌,稳固香港服务业之余,对产业实体化大有裨益。
呼吁2.5产业纳入“香港增长组合”
未来五至十年,将是香港发展2.5产业时间窗(Window of Opportunity),过期不候。这一判断,是基于目前香港较之于周边城市的比较存有优势而言。
与内地城市相比,香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作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资金、资讯、货物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自由流通──这是香港发展2.5产业的制度基础。但未来五至十年,内地城市的开放程度无疑会有实质性提升;一旦服务业在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内地城市崛起,形成“制造+服务”的全产业链,2.5产业也必然随之崛起。届时,香港再来追赶就为时已晚。
刚刚公布的《财政预算案》,其中一个亮眼的措施便是政府采纳了专家的建议,计划动用“未来基金”的十分之一(约220亿元),设立“香港增长组合”,直接投资于“与香港有关连”的项目。这一模式可视为“港版淡马锡”,是香港向“有为政府”迈出的第一步。但基金如何使用,值得进一步思考。
香港多年来的发展现实已证明,在单纯的市场条件下,亚太奢侈品集中维修中心、疫苗研发生产等2.5产业难以自发形成;继续依赖市场自发选择,香港的产业结构将越走越窄,年轻人的出路也会越来越窄。此次疫情,促成了本地口罩生产线的设立,让我们看到香港并非不能发展“制造服务业”,只不过需要巨大的非市场力量来推动。
笔者认为,应将2.5产业纳入“香港增长组合”,并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尽快研究、锁定产业发展目标,通过“未来基金”提供资源,辅以其他鼓励政策,启动2.5产业在本地的发展;同时提供激励、改善市场环境,大力吸引此类产业从国际转移来港。通过内外配合,抓住转瞬即逝的短暂时间窗,形成先发优势,建立起2.5产业发展的基础,推动经济实体化和多样化,为年轻人开创一个新时代。(完)
来源:香港大公报
关心香港未来,
就关注香港梦(微信ID:HongKongeverything)